DB14∕T 573-2024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山西省)

ID

D0AADC5352A74B32A6BC3F8B00B3EFA3

文件大小(MB)

0.42

页数:

1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01 65.020.01,CCS CCS CCS,B 64 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 573—2024,代替 DB14/T 573-2010,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2024-09-14发布,2024-12-14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4/T 573—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 ...1,5 建园 .. 1,6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 ...3,7 果实采收与处理 果实采收与处理 果实采收与处理 果实采收与处理 ...5,附录 A(资料性) (资料性) (资料性) 仁用杏 仁用杏 主栽 品种 .7,附录 B(资料性) (资料性) (资料性) 主要整地方式 主要整地方式 主要整地方式 ..10,附录 C(规范性) (规范性) (规范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13,DB14/T 573—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华峰、席智、张远、张凯昕、魏玮、高龙、李永生、刘劲,本文件代替DB14/T 573-2010《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与DB14/T 573-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删除了“表1仁用杏苗木质量等级表”(见2010年版的3.4.2);,b) 删除了栽植密度的规定(见2010年版的3.4.4.1);,c) 删除了灌水方式及补灌量的规定(见2010年版的3.5.3.2);,d) 删除了自然圆头形树形(见2010年版的3.6.1.2);,e)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 2824 杏栽培技术规程(见2);,f)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g) 增加了破核取仁的规定(见7.3);,h) 增加了包装贮运的规定(见8);,i) 更改了章标题、条标题及顺序(见4、5、6、7,2010年版的3);,j) 更改了品种选择的规定(见5.1,2010年版的3.2);,k) 更改了苗木质量的规定(见5.3.1,2010年版的3.4.2);,l) 更改了苗木处理的规定(见5.3.2,2010年版的3.4.3);,m) 更改了整地的规定(见5.4,2010年版的3.3);,n) 更改了施肥管理的规定(见6.2.2,2010年版的3.5.2);,o) 更改了有害生物防控的规定(见6.5,2010年版的3.9),本文件及其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0年首次发布为DB14/T 573-2010;,——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4/T 573-201同时废止,DB14/T 573—2024,1,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 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Prunus armeniaca L.)栽培技术程序,规定了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的园地选择、建园、栽培管理、果实采收与处理、包装贮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太行山石灰岩区仁用杏的栽培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558 仁用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LY/T 2824 杏栽培技术规程,DB14 13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园地选择,4.1 气候条件,年均气温≥6 ℃,无霜期>140 d;极端低温>-34 ℃,极端高温<43 ℃;大于等于10 ℃积温≥2700 ℃;日照时数>2180 h;年降雨量>350 mm,4.2 立地条件,海拔1400 m以下,坡度25°以下,阳坡、半阳坡的中上部。土层厚度≥30 cm,土壤质地为壤土、pH值为6.0~8.0,4.3 其他条件,宜在杏园周围设置阔叶树为主的隔离林带,5 建园,5.1 品种选择,DB14/T 573—2024,2,优先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经国家或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定(认定)的仁用杏良种。仁用杏主栽品种见附录A,5.2 授粉树配置,5.2.1 授粉树选择,选择与主栽品种花期相遇、授粉亲和力强的品种,5.2.2 配置方式,行间混交,主栽品种与授粉树配置比例为3∶1~4∶1;可隔3行~4行配置1行授粉树,5.3 苗木准备,5.3.1 苗木质量,苗木质量应符合DB14/T 134的规定,5.3.2 苗木处理,剔除苗干折断、抽梢的苗木,修剪主根、侧根过长或劈伤的部分根系。将挑选好的苗木根部置清水或流水中浸泡4 h~6 h,栽植前用生根剂或保水剂与粘……

……